第3天晚上住宿在威尼斯外圍的飯店
房間的整體質感和潔淨度都還不錯
唯獨淋浴間的排水口十分堵塞
就像讖語一樣
原來,是在為隔天的威尼斯之行預作訓練咧
行程的第4天
適逢農曆8月初一(充滿禁忌的7月終於過完了)
也就是傳說中漲大潮的日子
這一天真的超級精彩
首先,早上匆忙打包好行李箱、吃過早餐
天空居然雷聲隆隆
伴隨著陣陣大雨傾洩而下
那種雨勢跟台灣的午後雷陣雨相當有得拼
我看看腳上那雙帆布鞋
不禁想起可愛的行李箱中躺著SF牌的防雨果凍鞋
猶豫著要不要換(那時候行李箱已經集合在一塊,準備送上遊覽車了)
但大家都說這雨不會下一整天,很快就會雲收雨散的
上車出發後,風雨交加的情況更厲害
一直到抵達碼頭停車場
絲毫沒有緩和的趨勢
大家只好暫時待在車上,祈禱天公千萬要作美
此時有個穿著鮮豔紅色雨衣的大陸人
拖著菜籃到每台遊覽車門口兜售雨衣
看來生意十分興隆
我們團員也買了好幾件這種3歐元紅雨衣
結果大家整裝預備出發時,雨突然小了
遠方的天空也逐漸放晴
我這個只有小折疊傘+帆布鞋的傢伙,當下真的非常開心
不過那些買和穿好雨衣的同伴們,可能就有點被耍的感覺啦
在一陣混亂中下車、走到碼頭、上渡船
我們的船很小很普通
最討厭的是座位幾乎都是濕的
而且我忘記要坐在走道邊
船行的30分鐘內,我都被困在位子上動彈不得
不然我很想到船頭去看看風景、拍拍照咧
▼ 穿新衣好開心的家母。
來到威尼斯
天空飄著毛毛細雨
由於這晚要在島上過夜,又沒辦法把大行李給搬來
只能將物品打包在小提袋中
大家人手一袋,行動相當不便(我偷懶,把東西通通塞在舍弟的旅行袋中,結果重得害他差點跟我翻臉)
於是先到預備住宿的飯店去寄放
看地圖是短短的一段路
那時候覺得走好遠走好久
事後繼續在威尼斯大街小巷到處逛,又覺得其實真的很近了
威尼斯風景如畫,天色又漸漸放晴
實在叫人感覺到心曠神怡
就在這宜人的氣氛中
我拿出前一天才報廢我2卷底片的故障那秋
戰戰兢兢裝入ISO 200的底片(之前都裝400的)
小心翼翼拍了一張又一張
撐過2張就壞的魔咒
它就這樣無緣無故復活了
對,大家沒有看錯,奇蹟降臨在我那秋身上
莫名其妙壞掉2天後,它選擇在這個奇妙的時機痊癒
幸好它有復活
我整整扛了39卷底片去義大利耶
可不想原封不動帶回家
▼ 被寶格麗緊緊包圍的嘆息橋。
▼ 還是底片最有fu。
我拿著心愛的、剛復活的那秋愉快地邊走邊拍
因為我身上沒有沈重的過夜行李(這段路上,舍弟一張照片都沒拍咧)
完全沈浸在雙喜臨門的愉悅中
但我們的領隊和當地導遊的心裡可是七上八下的呢
根據可靠線報指出
當天上午11點多,會是潮水最高漲的時刻
威尼斯極有可能會成為名符其實的「水都」
而我們拖拖拉拉到飯店、放東西
再走回聖馬可廣場
就差不多是11點了
於是他們決定先帶我們進「道奇宮(Palazzo Ducale)」參觀
道奇宮(Palazzo Ducale),又稱總督府或公爵府,是一座位於義大利威尼斯的哥德式建築,往昔為政府機關與法院,亦是威尼斯總督的住處。總督府南面為威尼斯潟湖,西面為聖馬可廣場,北面為聖馬可教堂。
目前的建築主要建造於1309年到1424年期間。1574年,總督府遭遇火災,嚴重受損。儘管安德烈亞‧帕拉弟奧提交了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設計,然而隨後的重建工作延續了原來的哥德式風格。不過也有一些古典主義的特點,比如自16世紀以來,總督府通過嘆息橋連接到監獄。
如今,該建築成為一座博物館,遊客可以欣賞到丁托列托和委羅內塞描繪的威尼斯的繪畫作品。(資料來源:網路)
▼ 這棟建築物非常特別,呈現「頭重腳輕」的狀態。
▼ 最底層拱門柱上的裝飾,這是代表亞洲的蒙古人。
▼ 中庭的景觀,那圓頂是聖馬可大教堂。
▼ 二樓迴廊設有「抓耙子信箱」,威尼斯是共和國體制,最怕就是總督或位高權重者想搞獨裁,於是設立了防範的法令和措施,這個信箱就是其中之一。
▼ 從道奇宮向外眺望,風景美得有點不真實。
▼ 親身體驗犯人的悲傷,走過嘆息橋時,忍不住從鏤空窗花看外面的花花世界。
▼ 舊版的威尼斯守護神:聖狄奧多(San Theodore),腳底下踩著一條鱷魚,他是4世紀時的希臘軍事家,也是基督教的福音傳道者。不過後來被換掉,聽說是嫌他不夠有名氣,後來改由聖馬可來擔任這個重要職務。
道奇宮除了有華麗雄偉的建築和雕刻裝飾以外
還有提香(Titian)、丁托列托(Tintoretto)等人的藝術作品
提齊安諾‧維伽略(Tiziano Vecellio,1490年-1576年8月27日),英語系國家稱呼他為提香(Titian),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的代表畫家。
提香出生於義大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卡多列,10歲時隨兄長到威尼斯,在喬萬尼‧貝利尼的畫室學畫,與畫家喬爾喬內同學。
提香的早期作品受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影響很深,以後他的作品比起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畫家的作品,更重視色彩的運用,對後來的畫家如魯本斯和普桑都有很大的影響。他的作品構思大膽,氣勢雄偉,構圖嚴謹,色彩豐富、鮮艷。
提香青年時代在人文主義思想的主導下,繼承和發展了威尼斯派的繪畫藝術,把油畫的色彩、造型和筆觸的運用推進到新的階段,畫中所含的情感飽滿而深刻。
提香的肖像畫能揭示人物內心世界。中年畫風細緻,穩健有力,色彩明亮;晚年則筆勢豪放,色調單純而富於變化。在油畫技法和繪畫風格上對後期歐洲油畫的發展,有較大影響。(資料來源:網路)
丁托列托(Tintoretto,1518年9月29日-1594年5月31日),真名Jacopo Comin,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最後一位偉大的畫家,和提香、委羅內塞並稱為威尼斯畫派的「三傑」之一。
丁托列托出生於威尼斯,父親是染匠,他是父親的長子,因此獲得一個綽號「丁托列托」(意思是小染匠)。他從小就有繪畫天才,經常在染坊牆上塗畫。
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油畫《天堂》,有22.5米長9米高,是歷史上最大幅的布面油畫,這幅畫也耗盡他的精力,成為他最後一幅著名作品。
他的恢弘風格被稱為「瘋狂熱情的」(Il Furioso),他戲劇性地利用透視和光線效果,使他成為巴洛克藝術的先驅。(資料來源:網路)
其中丁托列托的《天堂》就收藏在道奇宮內
只是這些繪有濕壁畫或以畫作布置的房間
一律不許拍照
但能親眼看到這些偉大的藝術作品,真的好感動
有很多畫作是這些藝術家的代表作
會被收錄在西洋藝術史的教科書裡的
讓我有種身處夢境之中的不真實感
由當地導遊帶領大家參觀過道奇宮後
一走到廣場
就看到…水漫威尼斯的奇景
▼ 我最喜歡的聖馬可鐘樓。
▼ 聖馬可廣場,變成聖馬可水池。
▼ 許多觀光客索性脫掉鞋子、玩水去。
據說淹水的時候
威尼斯官方會立刻出動,架木板條給遊客們行走
只是這天的水勢來得突然
還來不及反應,水就淹起來了
水不是從岸邊漫進來的
而是自地勢較低的區域的排水口溢起
畢竟威尼斯比海平面低了20cm
低窪的聖馬可廣場首當其衝
立刻化身為聖馬可水塘
連帶著聖馬可大教堂也緊急關閉,全力防堵水患侵襲
我們這群死觀光客
並不覺得什麼困擾,反而很嗨
雖然也不是沒見過世面,咱台灣也常常淹水嘛
可是威尼斯耶
舉世聞名的「水漫威尼斯」
居然被我們給遇到了耶
大家無不卯足全勁瘋狂捕捉淹水的畫面
但領隊和當地導遊可就苦惱了
因為…我們午餐的餐廳,就在地勢最低窪的那一邊啊
▼ 右邊遠處有紅椅子處,便是我們的餐廳所在地。
▼ 水已經…淹得這麼高了。
平常只要3分鐘的路程
為了避開淹水區域
硬是繞了一大大大圈
穿越威尼斯許多大街小巷
才走到餐廳的背面
▼ 最後我們被困在這座橋上。
▼ 動彈不得,只好在橋上東拍西拍。
其實走下那座橋、穿過拱門廊,就是我們餐廳的入口
問題出在水
水已經淹到小腿肚一半的高度
領隊和餐廳的工作人員觀察商量半天
最後的結論是
請他們借出「高筒雨靴」
大家輪流穿上靴子涉水進餐廳
那個靴子是軍綠色的,非常大,可以直接穿鞋踩進去
儘管有些不方便
我個人倒是覺得
這經驗超級難得,而且非常好玩咧
▼ 原本在對面遙望的紅椅子,通通泡在水裡面。
▼ 雨靴和淹水實景,有點狼狽又有點趣味。
▼ 我也有請人幫忙拍照留念,只是…最重要的腿部被截肢了XDDD
▼ 華麗的餐廳一樓,變成水鄉澤國了。
當然我們不是穿雨靴、坐一樓啦
徒步涉水走過水汪汪的迴廊和餐廳一樓
奮力往樓梯邁進
然後就有服務生等在那裡接應
那個靴子實在很難脫掉
而且站在樓梯上又很怕會摔倒
我乾脆…直接請服務生幫我把靴子「拔掉」
還好帆布鞋穿得很牢
沒有跟雨靴一起私奔(羞)
事後回想起來
既然最後還是穿上雨靴、踩進水裡
應該一開始就請他們把靴子送到廣場對面給我們穿就好啦
還省得走這麼大一段路呢
▼ 樓上和外面簡直是兩個世界,乾淨、清爽、安靜、華麗。
▼ 前菜,共有3種選擇,這是蕃茄+水牛軟乳酪,舍弟超愛這道菜。
▼ 前菜,哈密瓜+火腿,聽起來很突兀,可是哈密瓜的香甜與火腿的鮮美,完美地結合在一起,非常美味。
▼ 前菜,相較之下比較普通的蕃茄義大利麵,其實味道還不錯啦!
▼ 主菜,香氣四溢的鴨胸。
▼ 甜點,有2種選擇,這是烤冰淇淋,上頭鋪滿糖霜鮮奶油,可惜冰淇淋是我最不喜歡的杏仁口味,不過它的長相非常甜美可人呢!
▼ 巧克力塔,這個比較合我心意。
▼ 再來一張黑摸摸的紀念照。
這一餐飯,大約吃了1.5-2小時
一面吃美食,一面觀察廣場上的水勢
果然
開始退潮以後
水位也慢慢下降
待我們酒足飯飽(在義大利的每一餐都有酒喝),地也已經乾了
▼ 大家應該也玩水玩得過癮了吧?
▼ 乾到可以餵鴿子了。
啊,對了
我的那秋在這天大復活之後
從此一帆風順
這一篇還沒掛上「那秋事件簿」
是因為那秋的照片比例不高
在水漫威尼斯的時候,我忙著用GRD III紀錄眼前的奇景
之後的遊記,就會通通是那秋的天下啦
- Oct 01 Fri 2010 15:10
2010驚豔義大利Day4:名符其實的水都威尼斯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